分类导航

提效:以项目为中心

  2024-08-22 阅读:133

来源:世界经理人

   胡浩

当企业的组织效能出现瓶颈时,调整组织结构是较为有效的方法,但往往也停留在人员调整和职权范围、权限等层面,调整后在短期内组织效率有所改观,但本质上并没有改变以职能管理为中心的模式,这并不能适应当下基本以项目为模式开展经营活动的需求,问题凸显在两个方面:

第一、资源预算由职能部门制定并控制,项目经理和项目组缺乏预算的支配权,项目经营的自主性受到限制。

第二、以职能管理为中心的模式下,项目经理的授权往往不充分,尤其是在跨职能的大项目上,各职能部门的角色往往不是积极支撑,而是管控。

华为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,因此提出项目管理能力是华为的“根能力”,早在2014~2015年就启动了项目管理变革项目,提出“管理运作从以功能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进行转变。

但团队长期处在职能式架构的运作范式里,转变为“以项目为中心”会面临很多的内部挑战,这需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。

问题一、能否进行职能管理的重新定义?

很多企业风风火火开展项目管理、设立各类关键项目、选拔项目经理并给予激励等,但项目的开展和过去工作模式并没有什么区别,项目的进度和结果也没有像卓越企业那样激发了组织活力、提升工作效率、激发员工创造性等等,原因就在于传统职能管理的力量太过于强大,项目经理们即使得到了任命和授权,但大多数项目经理仍然在职能管理的“麾下”,他们要依托于原有的管理“游戏规则”,当然很难发挥自主性去全力以赴操作项目。

所以,老胡在辅导企业进行全面项目化时,特别强调,要提升项目效能来获得企业增长,不要仅仅抓项目管理机制和项目经理队伍,而首先要去调整职能管理层的认知!

当然,不管企业组织形式如何变化,职能管理肯定是需要的,但管理者们必须要意识到,管理一方面是按照组织赋予的权限管理资源和流程的正确使用,更为重要的是帮助企业把这些资源进行合理化的应用,为项目进行资源保障,让听得见炮声的人(项目经理)能呼唤到炮火(资源)

简单来说,一个职能部门管理者的角色,不仅是要管理好部门内人员的工作安排、提升职能专业能力,还要帮助部门人员能更好地参与到各个项目中去,以帮助项目获得成功。

企业必须要让各级管理者产生这样的认识(通过对管理者的引导和评估),否则在传统管理观念(管控资源)的影响下,项目就会四处碰壁,简单的事往往变得复杂,又如何能响应快速多变的市场?

问题二、人们是否愿意当项目经理?

要让组织提效,一定要有一群人能兴致勃勃地、全力以赴地参与到项目中去他们认为通过参与项目能获得提升,认为能担任项目经理是值得骄傲的事情。

可是,在诸多企业里,虽然项目经理一般选择的是资历和技能都较为优秀的人员,也给予了相比普通成员更多的激励,但多数人却没有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愿意全力投入的岗位,甚至觉得是因为组织在“鞭打快牛”,因为在这些企业里,已经产生这样的工作氛围:谁负责一件事,谁就是“倒霉蛋”,这件事都是他一个人的

在“以项目为中心”的组织里,相当于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,人们并不是为职权服务,而是为成果服务(以客户为中心),这会唤起人们工作的热情,通过授权项目并运用激励手段,营造“人人想进入项目、从参与小项目到追求参与战略性项目、人人都想当项目经理”这样的氛围,这也是有效避免组织官僚化和僵化的有效方法。

最为实际的是,企业必须让人们看到当项目经理,当优秀项目经理带来的好处,这就必须在培养机制和选人用人等方面,以项目能力为核心,以项目成果为标准。

例如在华为,项目管理经验是管理者获得选拔的必要条件,所有干部都应有项目管理的基础,不会管项目的高级领导一定是能力不足的。项目管理是最重要的项目,初学员工也学,高级员工也学,项目经理成为人人向往的岗位。

如果,一个企业的资源是倾向于那些在项目上做出贡献的人,团队成员们看到对于人才的评价是基于价值贡献,那无论是基层,还是中高层,都会将视线聚焦到如何做成事上来,很多内耗也就消散了。

问题三、企业文化能否在项目上得以贯彻?

一谈到企业文化,很多人都暗自里认为“虚”,但在那些各个领域表现卓越的企业里,企业文化是生产力,是实实在在摸得着的东西,为什么呢?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化落实到了行动上,也就是体现在了无数的项目里

好的文化,落实到项目上,会影响项目成员的思维和做法,通过执行项目,又会强化对文化的理解,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发生,那么,以项目为中心的模式就会带动整个企业走上良性循环。

例如,一个项目在方案上面临选择,方案A较为稳妥,不需要太多的技术攻关,也能满足客户的当前需要,但对于客户的实际情况而言(当前有三四个供应商的系统在不同模块应用),未来如果要系统升级就会较为困难;方案B则超越了项目组原本的工作范畴,难度非常大,需要结合其他供应商的系统进行开发,这就需要突破好几个技术难关,但却能为客户在未来节约巨大的成本。

客户倾向于方案B,但按照合同来讲,方案A是规规矩矩没有问题的。最终,项目组决定选择方案B,因为公司倡导“以客户为中心”,项目最终是为了带给客户价值而获得客户的选择,这是企业文化,项目就应该是文化的重要实现方式之一。正是公司的许多项目都这样“给自己找麻烦事”,赢得了广泛的客户认可。

虽然项目很辛苦,比竞争对手同样的项目来讲,要多投入数倍的精力,但项目成员们却精神抖擞,他们从超越客户需求的价值上得到了自我价值的满足,这才是项目应该有的意义

在这个VUCA的时代,缺乏项目管理能力支撑的企业,不管其口号喊得多么响、其理念多么先进,都只是“风口上的猪”:风来了可以起飞,风过了则会摔死

 “以项目为中心”意味着所有的经营管理都要贴近市场一线,对外能敏捷地响应客户需求,避免决策者坐在办公桌后面看市场,对内能打破官僚氛围,提升团队活力。

企业在实操“以项目为中心”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,本文只是一个简单的论述,还需要企业投入极大的力气来提升人员的思维、工作方法,建立项目机制、项目人才机制、项目知识管理等等,这是一个系统的事情,但,想要赢,就要去实现


免责声明:
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,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;
如涉及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30日内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
个人中心

电器客服

芯片客服

询价单

购物车

我的订单

返回顶部